2017年12月25日 星期一

臨文天祥 《草書木雞集序卷》毛筆式鉛筆書法✏️

臨文天祥 (草書木雞集序卷)毛筆式鉛筆✏️書法。
宣紙髙 30公分、 筆:UnI 6B

網文轉載:
原帖
紙本 縱24.5釐米 橫96.5釐米
此卷書於宋度宗咸淳九年(1273)冬至,作者時年三十八歲。文章是應同鄉張強(張宗甫)之請而作。全卷通篇筆勢迅疾,清秀瘦勁,具有俊逸豪邁之氣。序文是其投筆從戎前的最後作品
文天祥書法宗法二王,以《聖教序》為藍本,參之以米芾的部分結字,在運筆中則以黃山谷悠揚筆致為指歸,筆畫粗細變化不大,但注意在佈置安排中的疏密變化,觀其作品彷彿有一股清泉在流溢,秀逸並富文人氣息。
 1
三百五篇,優柔而篤
厚,選出焉,故極其平易,
而極不易學。予嘗讀詩,


2 以選求之。如曰:駕言陟崔
嵬。我馬何虺頹。我姑酌
金罍。維以不永懷。如曰:
自子之東方,我首如飛蓬。

 4
嘗謂學選而以選為法。
則選為吾祖宗以詩求選,
則吾視選為兄弟之國。
予言之而莫予信也。一

5
日,吉水張彊宗甫以木
雞集示予,何其酷似選
也。從宗甫道予素,宗
甫欣然。便有平視曹


2017年11月18日 星期六

臨 俞樾書 《楓橋夜泊》詩碑 毛筆式鉛筆書法。 寒山寺中的一絕:《楓橋夜泊》詩碑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臨 寒山寺中的一絕:《楓橋夜泊》詩碑


今天,在江南古剎寒山寺的碑廊里,便矗立著一塊石碑,鐫刻著這首《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這塊由清末著名學者俞樾書寫的詩碑,已成為寒山寺中的一絕,而寒山寺也因此詩聞名
寒山寺詩碑高約3.5米,寬約1米。



首度於臨 毛筆式鉛筆書法一帖內之 中、小楷
使用二種不同的鉛筆。
1.中楷: 三菱 硬筆用書法鉛筆 10B
2.小楷: Lyra 8B



2017年11月15日 星期三

臨 清丁敬隸書《挽鮑敏庵詩冊》毛筆式鉛筆書法。

清丁敬隸書《挽鮑敏庵詩冊》
二十六開,每開21.5×11.8cm 

臨帖紙髙:21.7cm
鉛筆 :Yokohama 8B

從此冊看,風格比較接近《曹全碑》。丁敬對《乙瑛》、《史晨》、《夏承》等漢碑都曾取法。
此作筆法較細,但瘦而勁,線條有毛澀感,不似一般學《曹全》碑的軟靡無骨,結體端莊又有蕭散飄逸之姿,波磔修長、外耀、精神振奮。
何紹基曾說:「龍泓金石學詣精,八法篆書有法程……聞泉漱雪出世情,隸法遒穆超蹊町,如其詩多聲外聲,始知琢印余技鳴。」何紹基亦擅隸書,此評價當為行家言。
本隸書冊正文記丁敬摯友敏庵的行狀逸事,後有輓詩一首,全文三百七十餘字.縱意所如,一氣呵成。此書瘦勁如鐵,變化如龍,結體端莊又具蕭散飄逸之姿,結字妙合古法又頗有新意。
原文轉載自網址:https://read01.com/kGQ3oe.html






2017年8月29日 星期二

臨柳公權 書(洛神賦玉版十三行)毛筆式鉛筆書法。


原石 及 拓本 對初臨者而言,都有相當的難度,字體不清及殘缺破損, 唯有透過柳公權 書帖 是一種作為跳階的方法。我最終的目標是 利用原石的版本來臨寫。因它能看到最原本的刀刻筆畫。碑石到拓本 也會有失真。 哈! 說得太多,水準尚沒到那階段啦。自嘲!




臨 沈周《臥遊圖冊》 毛筆式 鉛筆書法








*《小玉山·題梔子花圖》

花盡春歸厭日遲。玉葩撩興
有新梔。淡香流韻與風宜。簾
觸處、人在酒醒時。生怕隔牆
知。白頭痴老子,折斜枝。還愁零
落不堪持。招魂去、一曲小山詞。
右詞寄小玉山,沈周

**芙蓉

芙蓉清骨出仙胎,赭玉
玲瓏軋露開。天亦要妝
秋富貴,錦江翻作楚江
來。沈周

**枇杷

彈質圓充飢,密津
涼沁唇。黃金佗服食,
天上壽吳人。沈周



**《雛雞圖》

茸茸毛毛半含黃,何
獨啾啾去母旁。白日
千年萬年事,待
渠催曉日應長 沈周




**《秋江釣艇圖》
滿池綸竿處處綠,百人同業不同船。江風江水無憑準,相併相開總偶然。

**《菜花圖》
南畦多雨露,綠甲已抽新。切玉爛蒸去,自然便老人。”

**《江山坐話》
江山作話柄,相對坐清秋。如此澄懷地,西湖憶舊遊。



2017年8月25日 星期五

臨 康裡巎巎 題 周朗《杜秋娘圖卷》毛筆式鉛筆書法

康裡巎巎 題 周朗《杜秋娘圖卷》,

元,周朗繪,
康裡巎巎 題

設色,紙本,縱32.3cm,橫285.5cm。

臨高:21 公分
筆: Kita-Boshi 6B 硬筆書寫用鉛筆。








康裡巎巎 題周朗《杜秋娘圖卷》



釋文:

荊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其間杜秋者,不勞朱粉施。
老濞即山鑄,庭後千蛾眉。秋持玉斝醉,與唱金縷衣。

濞既白首叛,秋亦紅淚滋。吳江落日渡,灞上綠楊垂。
聯鋸見天子,盼眄獨依依。椒壁懸錦幕,鏡奩蟠玉螭。

低鬟認新寵,窈裊復融怡。月上白壁門,桂影涼參差。
金階露新重,閒捻紫簫吹。莓苔夾城路,南苑雁初飛。

紅妝羽林仗,獨賜闢邪旗。歸來煮豹胎,厭飫不能飴。
咸池升日慶,銅雀分香悲。雷音後車遠,事往落花時。

燕媒得皇子,壯發綠絲絲。書堂親傅姆,天人相捧持。
虎精珠絡褓,金盤犀鎮帷。長楊射熊羆,武帳弄啞咿。

漸拋竹馬戲,稍出舞雞奇。嶄嶄整冠佩,侍宴坐瑤池。
眉宇儼圖畫,神秀射朝暉。一尺桐偶人,江充知自欺。

王幽茅土削,秋放故鄉歸。觚棱拂斗極,回首尚遲遲。
四朝三十載,似夢復疑非。潼關識舊吏,吏鬢已成絲。

卻喚吳江渡,舟人那得知。歸來四鄰改,茂苑草菲菲。
清血灑不盡,仰天知告誰。寒衣一尺素,夜借鄰人機。

我昨金陵過,聞之為歔欷。自古皆一貫,變化安能推。
夏姬滅兩國,逃作巫臣妻。西子下姑蘇,一舸逐鴟夷。

纖室魏豹俘,作漢太平基。語置代籍中,兩朝尊母儀。
光武紹高祖,本系生唐兒。珊瑚破高齊,作婢春黃糜。

蕭後去楊州,突厥為閼氏。女子固不定,士林亦難期。
射鉤後呼父,鉤翁王者師。無國邀孟子,有人毀仲尼。

秦因逐客令,柄歸丞相斯。安知魏齊首,見斷簀中屍。
給喪蹶張輩,廟廊冠峨巍。珥貂七葉貴,何妨戎虜支。

蘇武卻生返,鄧通終死飢。主張既難測,翻覆亦其宜。
地盡有何物?天外復何之?指何為而捉,足何為而馳?

耳何為而聽,目何為而窺?己身不自曉,此外何思惟。
因傾一樽酒,題作杜秋詩。愁來獨長詠,聊可以自貽。

至元二年歲丙子正月廿四日冰壺為余畫杜秋娘,
遂書杜牧之之詩於其後。二月十七日,子山識。



周朗真跡傳世僅見此一卷。


此圖創作主題突出,無任何襯景點綴,僅繪杜秋側身沉思狀。作者運用暗喻的藝術手法,根據詩意成功地塑造出栩栩如生的杜秋形象。其雍容豐滿的體態及身著的唐裝表明了杜秋所處的時代特徵,髮髻上考究的頭飾暗示出她的身份與地位,手中所持排簫則揭示出其內在的文化修養。

此圖在人物造型上與唐代周昉《揮扇仕女圖》中的人物相仿。杜秋濃密的頭髮梳理得齊整服貼,前額不見散絲,鴨蛋形臉,丹鳳眼,高鼻樑,嘴唇小而豐滿,面部沒有過多的表情。軀體豐腴,著以直筒形長裙,遮掩了其腰身的曲線,顯示出唐代仕女畫的審美意識。在表現技法上,此圖受到宋以來白描畫法的影響,注重以線造型,與唐人濃彩重抹的畫風有所差異,充分表現了作者對線條的理解和嫻熟的運用能力。人物面部輪廓以細勻的淡墨線勾勒,線條外柔內剛,富有彈性,與以濃墨暈染的高挽的發髻共同襯托出杜秋白晰的面容及細膩光滑的肌膚。衣紋用曲、直兩種線條表現,直線條落筆果斷,勁健有力;曲線條連綿宛轉。兩種線條的有機組合成功地表現出衣料柔軟下墜的質感。人物肩上的披紗用細勁流動的線條勾描,不僅展現出紗帶輕薄飄逸的美感,而且以其動勢使畫面更為活潑,增強了作品的生動性。































2017年7月29日 星期六

臨 文徵明 《獨樂園記及獨樂園七詠》 毛筆式 鉛筆書法

文徵明行書墨跡本《獨樂園記及獨樂園七詠》。
文徵明畫作《獨樂園圖並書記》
此帖出自文徵明畫作《獨樂園圖並書記》,手捲,紙本墨筆,縱27厘米,橫655.2厘米,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獨樂園圖並書記》繪村居籬落,臨水而築。籬前立蒼松,屋後植脩竹。敞軒之中,士人倚窗凝視,遠水遙岑。此幅以王蒙筆法畫司馬光獨樂園圖,畫成於八十九歲之暮年,而精力不減盛年也。七月二十日,作獨樂園圖。筆多圓轉,意亦較滯,項聖謨專學此等。行書獨樂園記,用新筆,秀嫵溫潤之甚,去盡少年圭角。八十九歲老翁,精力不減盛年也。

再說說司馬光《獨樂園記》,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鼎鼎大名的司馬光(砸缸)!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K1tDMQbnCo

筆: kita boshi 6B
紙:A4 橫高 21 公分 卷是傳真紙。





2017年7月19日 星期三

2017年7月16日 星期日

臨 文徵明行書詩冊 《行草七律詩》《閒居》等 毛筆式 鉛筆書法


《行草七律詩》簡介
尺寸:28×18cm
紙本,墨跡,計901字,

是文徵明89歲時書寫的一件行草作品。內容是

《閒居》、
《憶昔次陳侍講韻》(四首)、
《戊子除夕》(二首)、
《上巳遊天池》、
《天平道中》、
《顧方伯邀餘為西湖之遊,病不能赴舊約錢塘二十年》、
《王氏繁香塢》、
《滄浪亭》、
《中秋驟雨晚晴》、
《十六夜泛石湖》等寫於不同時期的七律詩14首。

每首詩都飽含了作者欣喜的情懷,對大自然盡情謳歌,因而字字飛動,節奏歡快,雖無牽絲映帶,但內在的呼應卻似一氣呵成。
所以董其昌在《容台集》中說:

“文太史自書所作七言律,皆閒窗日課,乃爾端謹,如對客揮毫,不以耗氣,應想見前輩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