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9日 星期六

文徵明 小楷 落花詩冊 沈周等 毛筆式 鉛筆書法

文徵明小楷《落花詩冊》。

《落花詩冊》生成於公元十五世紀末,起因是明四家之一的沈周,因老年喪子賦得《落花詩》十首以寄託哀思,吳中士人皆有唱和。一時吟詠落花,數量之多,非他人可比,令吳門詩壇熱鬧非常,引入矚目。沈周、唐寅等人皆有落花詩冊書法傳世,此為文徵明小楷抄錄的《落花詩冊》。此冊筆力勁健挺拔,瘦勁精勻,流露出“險勁瘦硬、崛起削成”的歐陽詢書意,堪稱精品。


明代落花詩全集

  落花詩由沈周首唱,文徵明、呂常、徐真卿、唐寅等和詩,以下為我從文徵明小楷落花詩手卷、唐寅落花詩稿抄錄編輯的,為明代落花詩全集,與同好共賞之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之什 徐禎卿



不須惆悵綠枝稠,畢竟繁華有斷頭;夜雨一庭爭怨惜,夕陽半樹少淹留。

佳人踏處虧鞋薄,燕子銜來別院幽;滿目春光今已老,可能更管鏡中愁。



狼籍亭台一夜風,可憐芳樹色銷穠;舞翻江浪春三級,飛入宮墻恨萬重。

黃雀啄殘紅粉薄,杜鵑驚怨綠蔭濃;不知開落渾常事,錯使愁人減玉容。



門掩殘紅樹樹稀,客車蒞訪雨中泥;蜂扳故蕊將鬢護,鳥過空枝破血啼。

半月簾櫳風不定,一川煙景日平西;先生臥渾難管,收拾余英醉裡題。



歌酒闌幹事已非,玉人惆悵捲羅帷;可堪荏苒爭先謝,更不躊躇各自飛。

盡掃庭枝風斂怨,偶黏屋綱雨衝圍;今朝蝶似長安客,羞見殘春寂寞歸。



莫怪傷春意緒濃,百年光景一番空;梁王醉斝今朝覆,楚客離魂何處逢。

瓶雪炙銷簾外日,鬢紅吹墜燭邊風;■家茵席千重軟,憐取微姿廁幕中。



飄蕩東西不自持,多情牽惹有飛絲;恩私漫憶曾扳手,精魄難拋未冷枝。

每戒兒童繞樹戲,空煩道路隔墻窺;經春為爾添惆悵,開費青樽落費詩。



微綠臨窗障讀書,樹頭密葉結陰初;湘江有客傷遲暮,金谷無人惜耒鋤。

何處光陰三月閏,今朝消息幾分■;情知世事渾如此,閑把蕭蕭短發梳。



流鶯飛絮兩爭忙,齊送春歸出苑墻;禁路晴車塵散綺,小橋溪店水流香。

輕狂合著風情句,悵怏漸非鐵石腸;整取明朝詩篋在,晚陰涼閣賦池塘。



穠華奄忽又飛塵,門戶青苔白日貧;煙柳前村仍好景,禪房曲徑有餘春。

筇邊拂袖聽啼■,樹下離亭遠送人;時節匆匆驚眼過,豈能長得鬢毛新。



開時才見葉尖芽,轉眼成蔭又落花;平地水粼添膩漲,滿庭月色浸殘霞。

不憐玉質泥塗忍,好厄紅顏造化差,堪笑唐皇太痴絕,卻教御史管鉛華。




*和答石田落花十首 文徵明


撲面飛簾漫有情,細香歌扇鄣盈盈;紅吹乾雪風千點,彩散朝雲雨滿城。

春水渡江桃葉暗,茶煙圍榻鬢絲輕;從前莫恨飄零事,青子梢頭取次成。


零落佳人意暗傷,為誰憔悴減容光;將飛更舞迎風面,已褪猶嫣洗雨妝。

芳草一年空路陌,綠蔭明日自池塘;名園酒散春何處,惟有歸來屐齒香。


蜂撩褪粉偶沾衣,春減都消一片飛;蒂撓園風無那弱,影搖庭日已全稀。

樽前漫有盈盈淚,陌上空歌緩緩歸;未便小齋渾寂寞,綠蔭幽草勝芳菲。


悵人無奈曉風何,逐水紛紛不戀柯;春雨捲簾紅粉瘦,夜涼踏影月明多。

章台舊事愁邊路,金縷新聲夢裡歌;過眼莫言皆物幻,別收功實在蜂窠。


戰紅酣紫一春忙,回首春歸屬渺茫;竟為雨殘緣太冶,未隨風盡有餘香。

美人睡起空攀樹,蛺蝶飛來卻過墻;脈脈芳情天萬里,夕陽應斷水邊腸。


桃蹊李徑綠成叢,春事飄零付落紅;不恨佳人難再得,緣如色相本來空。

舞筵意態飛飛燕,禪榻情懷裊裊風;蝶使蜂媒都懶慢,一番無味夕陽中。


開喜穠纖落更幽,樹頭何用勝溪頭;有時細數坐來久,盡日貪看忘卻愁。

惹草縈沙風冉冉,傷心悵別水悠悠,不堪舊病仍中酒,疏雨濃煙鎖畫樓。


風裊殘枝已不任,那堪萬點更愁人;清溪浣恨難成錦,紅雨鏖香並作塵。

明月黃昏何處怨,游絲白日靜中春;急取辦須東闌醉,倒地猶堪藉綺茵。


飛如有戀墮無聲,曲砌斜台看得盈;細草棲秀朱點染,晴絲撩片玉輕明。

江風漂泊明妃淚,綠葉差池杜牧情;賴是主人能愛惜,不曾緣客掃柴荊。


情知芳事去還來,眼底飄飄自可哀;春漲平添棄脂水,曉寒思築避風台。

沾衣成陣看非雨,點徑能勻襯有苔;穠綠已無藏艷處,笑它蜂蝶尚徘徊。







* 賦得落花時十首


富逞穠華滿樹春,香飄落瓣樹還貧;紅芳既蛻仙成道,綠葉初陰子養仁。

偶補燕巢泥薦寵,別修蜂蜜水資神;年年為爾添惆悵,獨是蛾眉未嫁人。


飄飄蕩蕩復悠悠,樹底追尋到樹頭;趙武泥塗知辱雨,秦宮脂粉惜隨流。

痴情戀酒粘紅袖,急意穿簾泊玉鉤;欲拾殘芳搗為藥,傷春難療個中愁。


是誰揉碎錦雲堆,著地難扶氣力頹;懊惱夜生聽雨枕,浮沉朝入送春杯。

梢旁小剩鶯還掠,風背差池■又催;瞥眼興亡供一笑,竟因何落竟何開。


玉勒銀罌已倦游,東飛西落使人愁;急攙春去先辭樹,懶被風扶強上樓。

魚沫劬恩殘粉在,蛛絲牽愛小紅留,色香久在沉迷界,懺悔誰能倩比丘。


昨日繁華煥眼新,今朝瞥眼又成塵;深關羊戶無來客,漫藉周亭有醉人。

露涕煙洟傷故物,蝸涎蟻跡吊殘春;門墻蹊徑俱零落,丞相知時卻不嗔。


十二街頭散冶游,滿街紅紫亂春愁;知時去去留難得,悟色空空念罷休。

朝掃尚嫌奴作踐,晚歸還有馬堪憂;何人早起酬憐惜,孤負新妝倚翠樓。


夕陽無那小橋西,春事闌珊意欲迷;錦裡門前溪好浣,黃陵廟裡鳥還啼。

焚追螺甲教香史,煎帶牛酥囑膳女奚,萬寶千鈿真可惜,歸來直欲滿筐攜。


一園桃李只須臾,白白朱朱徹樹無;亭怪草玄加舊白,窗嫌點易亂新朱。

無方漂泊關遊子,如此衰殘類老夫;來歲重開還自好,小篇聊復記榮枯。


芳菲死日是生時,李妹桃娘盡欲兒;人散酒闌春亦去,紅銷綠長物無私。

青山可惜文章喪,黃土何堪錦繡施;空記少年簪舞處,飄零今日鬢如絲。


供送春愁上客眉,亂紛紛地佇多時;儗招綠妾難成些,戲比紅兒殺要詩。

臨水東風撩短鬢,惹空晴日共游絲;還隨蛺蝶追尋去,墻角公然隱半枝。






*再和徵明昌榖落花之作


百五光陰瞬息中,夜來無樹不驚風。踏歌女子思楊白,進酒才人賦雨紅。
金水送香波共渺,玉階看影月俱空。當時深院還重鎖,今出墻頭西復東。


陣陣紛飛看不真,霎時芳樹減精神。黃金莫鑄長生蒂,紅淚空啼短命春。
草上苟存流寓跡,陌頭終化冶游塵。大家準備明年酒,慚愧重看是老人。


擾擾紛紛縱復橫,那堪薄薄更輕輕;沾泥蓼花無狂相,留物坡翁有過名;

送雨送春長壽寺,飛來飛去洛陽城;莫將風雨埋冤殺,造化從來要忌盈。


似雨紛然落處晴,飄紅泊紫莫聊生。美人天遠無家別,逐客春深盡疾行。
去是何因趁忙蝶,問難為說假啼鶯。悶思遣撥容酣枕,短夢茫茫又不明。


春歸莫怪懶開門,及至開門綠滿園;漁楫再尋非舊路,酒家難問是空村。

悲歌夜帳虞兮淚,醉舞煙江白也魂;委地於今卻惆悵,早無人立厭風幡。


芳菲別我是匆匆,已信難留留亦空。萬物死生寧離土,一場恩怨本同風。
株連曉樹成愁綠,波及煙江有幸紅。漠漠香魂無點斷,數聲啼鳥夕陽中。


筇枝侵曉啄芳痕,借爾階庭亦暫存。路不分明愁喚夢,酒無聊賴怕臨軒。
隨風肯去從新嫁,棄樹難留絕故恩。惆悵斷香余粉在,何人剪紙一招魂。


賣叟籃空雨滿城,鏖芳戰勝寂無聲;輓留不住春無力,送去還來風有情。

莫論漫山便麤俗,仍憐點地亦輕盈;亂紛紛處無憑據,一局殘棋不算贏。


十分顏色盡堪誇,只奈風情不戀家。慣把無常玩成敗,別因容易惜繁華。
兩姬先殞傷吳隊,千艷叢埋怨漢斜。消遣一枝閑拄杖,小池新錦看跳蛙。


香車寶馬少追陪,紅白紛紛又一回。昨日不知今日異,開時便有落時催。
只從個裡觀生滅,再轉年頭證去來。老子與渠忘未得,殘紅收入掌中杯。






臨 文徵明–小楷盤谷敘 毛筆式 鉛筆書法

《送李願歸盤谷序》

是唐代文學家韓愈寫給友人李願的一篇贈序。韓愈長期以來沒有得到朝廷的重用,他在送李願回盤谷隱居之時寫下這篇文章,借以傾吐他的不平之氣,並表達他羡慕友人隱居生活的思想感情。
文徵明–84歲 書


 原文:
  太行之陽有盤谷。盤谷之間,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鮮少。或曰:「謂其環兩山之間,故曰盤。」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勢阻,隱者之所盤旋。」友人李愿居之。

  愿之言曰:「人之稱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澤施於人,名聲昭於時,坐於廟朝,進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則樹旗旄,羅弓矢。武夫前呵,從者塞途,供給之人,各執其物,夾道而疾馳。喜有賞,怒有刑。俊才滿前,道古今而譽盛德,入


耳而不煩。曲眉豐頰,清聲而便體,秀外而慧中,飄輕裾,翳長袖,粉白黛綠者,列屋而閒居,妒寵而負恃,爭妍而取憐。大丈夫之遇知於天子,用力於當世者之所為也。吾非惡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窮居而野處,升高而望遠,坐茂樹以終日,濯清泉以自潔。採於山,美可茹;釣於水,鮮可食。起居無時,惟適之安。與其有譽於前,孰若無毀於其後?與其有樂於身,孰若無憂於其心?車服不維,刀鋸不加,理亂不

 知,黜陟不聞。大丈夫不遇於時者之所為也,我則行之。

  伺候於公卿之門,奔走於形勢之途,足將進而趑趄,口將言而囁嚅,處污穢而不羞,觸刑辟而誅戮。徼倖於萬一,老死而後止者,其於為人賢而不肖何如也?」

  昌黎韓愈,聞其言而壯之。與之酒,而為之歌曰:「盤之中,維子之宮。盤之土,可以稼。盤之泉,可濯可沿。盤之阻,誰爭子所?窈而身,廓其有容,繚而曲,如往而復。嗟盤之樂兮,





























2014年11月7日 星期五

臨 祝允明草書《滕王閣序並詩》卷 毛筆式 鉛筆書法

祝允明草書《滕王閣序並詩》卷,

紙本,縱32.9厘米,橫842.6厘米,藏於蘇州博物館,是其56歲時的傑作。

高頭長卷,洋洋灑灑近千字,“奔蛇走虺,驟雨旋風”,意到筆隨,一氣呵成,有行風行水上之勢,變幻無窮。祝允明的書法面目多變,每卷有每卷的情致風規,如這卷草書,用小筆硬毫,筆劃瘦勁而婉約,縱橫揮灑,滿紙雲煙,偏多懷素遺意。全卷前段尚有拘矜之態,癒後則愈解脫自在,最後漸入化境,超妙自得。全卷草書多用連筆連字,以至興到之時,筆勢自生,大小相參, 上下左右,起止映帶,都能達到神妙的意境。張鳳翼在跋祝允明的一卷草書時曾引黃勉之歌云:“枝山草書天下無,妙灑豈獨雄三吳。”誠然,自祝允明後,吳門書風為之一變,開創了最有代表性的新局面。吳門書派也從此湧現出—大批知名書家,成為當時全國最大也最有影響力的地方流派。

本鉛筆臨帖 紙 A4 高 29.7公分 故較原帖之32.9公分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