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8日 星期日

唐寅作《垂虹別意圖》臨 吳中諸賢以 書法並詩文競技共18首 毛筆式鉛筆書法

  1. 明  唐寅  《垂虹别意圖》卷

    正德戊辰三年(1508年)中秋,吳中諸名賢三十余人于吳江垂虹橋畔餞別在蘇州學習書畫的戴昭。其中以沈週年事最高也最具聲望,故以沈周為首作詩贈之,次有祝允明、文徵明、唐寅、王寵所作,共計36首,其中大多數人各一首,偶有一人作二首者,整合一卷,由長洲戴冠作序,唐寅作《垂虹別意圖》又由祝允明作行書題"垂虹別意"四字為引首。當時祝允明年49歲。此例亦足見祝氏此時的書法已處吳門書壇的領銜地位。
 影音: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sObfNB0bmQ&index=1&list=PL55odyuQUF2J3rcj9_VeJzU3ghoMLoBzB

唐寅自題:

    柳脆霜前绿,橋垂水上虹;深杯惜離别,明日路西東。歡笑辜圓月,平安附便風;歸家說經歷,挑盡短檠紅。蘇門唐寅。


(一)戴冠1  垂虹别意詩序  休寧宗弟戴生昭,年富質美。余教紹興府學時,與其父思端有同譜之好,往來情義甚篤。然思端業賈,什九在外,不能内顧

昭,恐昭廢學負所禀,因挈來


(一)戴冠


1
  垂虹别意詩序  
休寧宗弟戴生昭,年富質美。
余教紹興府學時,與其父思端
有同譜之好,往來情義甚篤。然
思端業賈,什九在外,不能内顧
昭,恐昭廢學負所禀,因挈來

2
遊於吴,訪可為師者師之。初從
唐子畏治诗;又恐不知一言以蔽
之之義,乃去從薛世奇治易;世
奇仕去,繼從雷啟東以卒業。昭
為人言動謙密,親賢好士;故沈
石田、楊君謙、祝希哲輩,皆吴中

3
名士,昭悉得與交,交輒忘年忘
情。及昭學漸就緒,去家且久,不
能無廷闈之思。將告歸,眾作詩
送之.君謙詩云:“垂虹拂帆過”,因
題卷曰“垂虹别意”。蓋垂虹者,吴
地石杠之名也,送昭必於此地為

4
别,使送者可及夕而返故也。昭自
來請序。予曰:丈夫立身,莫先於
學。不學,則縱富且貴,不過血肉之軀耳。
富則敗禮亂俗,貴則敗政厲下,
富貴將安用哉!死則人皆唾詈
不已;其所過之地,如孤鴻雪泥指

5
爪易滅,人亦不齒也。惟人幼而能
進於學,以明其理,以修其身,故
能出孝入弟,行謹言信;窮則善
家厚俗,出則忠君澤民;生則人
化之,死則人思之;所歷之地,人皆稱
述而歌咏之。非私也,人心之公道也,

6
古今之直道也。昭生來遊吴中,而
以明經講學為務;吴之士夫,亦樂與
遊。及其去,而送之以詩。即昭它曰所
歷,而使人思慕之權輿也;不然
則赠昭之言,豈徒然耶!昭歸
以予言谂諸父兄宗族,當必

7
以予言為然。昭字明甫,同余
出唐道國忠公冑之後,蓋徽
之雙溪世家云。
正德戊辰中秋吉旦,浙江紹興
府儒學訓導,長洲戴冠書。





(二)朱存理(1444—15]3年):

新安十日程,足為千里遊。江湖志汗
漫,仗劍氣横秋。昨逢阿戎與之語,知
君楚尾並吴頭。不須琵琶潯陽郭,泊
此書畫滄江舟。飄然明發向何許,長
笛一聲黄鶴樓。
長洲朱存理。

(三)祝允明:
    把手江南奇绝處,石闌高拍袂輕分。胸中故有長虹在,吐作天家補衮文。祝允明。

(四)吴龍(15一16世紀間):
    相逢憶昔白花村,今忍相違賦此吟。怨鳥啼殘歸去恨,清風歆動仰高心。垂虹亭上有三高祠。半江寒送蘋花雪,一路香浮桂子金。有約明年重過我,不妨杯酒話更深。山塘吴龍。

文徵明:
    久客懷歸辭舊知,扁舟江上欲行時。多情最是垂虹月,千里悠悠照别離。長洲文壁。

陳键(15一16世紀間):
    相送江頭水映空,孤舟渺渺下垂虹。秋深無限江楓思,欲贈新詩苦未工。陳湖陳鍵。

(七)楊循吉(1458—1546年):
    書劍客金閶,梧桐葉又黄。蛩催歸思早,江渺去途長。餘暑庇山影,西風來桂香。垂虹拂帆過,凫雁滿銀塘。文學戴明父,將歸新安,來詣草堂言別,輒賦此為贈。前進士宏農楊循吉

練仝璧(15—16世紀間):
臨流祖席正清秋,歌罷新詞不自由。此日送君和興去,何須風雪夜乘舟。練仝璧。

2014年9月21日 星期日


錢選《蘭亭觀鵝圖》
新增說明文字
轉載:

錢氏作品《蘭亭觀鵝圖卷》,此作品原為清宮舊藏,《石渠寶笈》著錄,清末經溥儀從宮中盜出,經王己千收藏,後售於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此圖描繪了王羲之在蘭亭觀鵝的場景,相傳王羲之喜愛觀鵝,並從鵝頸的曲線及動態中得到啟發,用於書法創作。此圖以金碧重彩繪秋天野渡。山石勾染皴擦並用,筆墨蒼茫深秀,構圖平遠浩渺,為錢氏山水畫佳作。

 錢選是一位技法全面的畫家,他在繪畫上不為時俗陋習所束縛,廣泛吸取晉唐以來多方面的藝術營養,勇於自出新意,創出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在當時就享有盛名。從錢選現存的作品看,他是元初變革南宋畫風的先行者,其作品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錢選的繪畫繼承前代傳統,人物師法李公麟,山水學趙令穰、趙伯駒,花鳥師趙昌。此外錢選博學多藝,精通 ​​音律之學,善詩文(《元詩選二集》中收存有他的詩20餘首),他還進一步發展了文人畫題寫詩文的傳統,其得意的繪畫作品多賦詩在上。在傳世的絕大多數作品上,都有其題詩或跋語,他運用筆墨表達自己的主觀情緒,又結合詩意來充實畫意,無怪黃公望說“知其詩者乃知其畫”。這種詩、書、畫三者結合的形式,被後來的文人畫家廣泛使用,形成中國繪畫的傳統特色。從這個意義上說,錢選在開創有元一代的畫風上,是起了先驅作用的。

在元四家以前,錢選就已經與高克恭、趙孟頫齊名,聲望極高,其藝術成就直接影響著元代畫風的形成。因此也有人將其與趙孟緁、王子中、牟應龍、肖子中、陳無逸、陳仲信、姚式並稱“吳興八俊”

乾隆皇鑒賞 臨 群臣競題錄 P1-P2




 乾隆皇鑒賞 臨 群臣競題錄 P3-P5



乾隆皇鑒賞 臨 群臣競題錄 P6-P8
新增說明文字


新增說明文字
 乾隆皇鑒賞 臨 群臣競題錄 P9-P11


 
乾隆皇鑒賞 臨 群臣競題錄 P12-P14


 
 乾隆皇鑒賞 臨 群臣競題錄 P15-P17



 乾隆皇鑒賞 臨 群臣競題錄 P18-P20


 
 乾隆皇鑒賞 臨 群臣競題錄 P21-P23



 乾隆皇鑒賞 臨 群臣競題錄 P24-P26



 乾隆皇鑒賞 臨 群臣競題錄 P27-P28



 乾隆皇鑒賞 臨 群臣競題錄 P29-P32 
以下 臨寫的紙張為 宣紙。





2014年9月14日 星期日

臨 瘦金體 趙佶《牡丹詩帖》趙佶 題李太白上陽台帖 毛筆式鉛筆書法


                                         宋徽宗趙佶楷書

《牡丹詩帖》紙本,34.8cm×53.3cm,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作華麗富貴,疏密自然,用筆灑脫,線條粗細有致,筆勢圓轉流暢,書寫時以手腕為軸心,少了點剛硬,多了些柔和,充分表現出了瘦金書體的婀娜之美,可能原先配有一幅雙色牡丹圖,作品參差錯落,一氣呵成,表現出了作者高度的藝術修養。



趙佶《題李白上陽台帖》紙本縱28.5cm 跋28.5 x 38.1 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上陽台帖》是李白傳世的唯一書跡,歷來收藏於內府,正文右上宋徽宗趙佶題簽:“ 唐李太白上陽臺”一行。後紙有宋徽宗趙佶題跋。皆為瘦金書,極其工整秀雅,可見徽宗對李白書蹟之膜拜。題簽:唐李太白上陽台

釋文:
跋:太白嘗作行書乘興踏月西入酒家不覺人物兩忘身在世外一帖字畫飄逸豪氣雄健乃知白不特以詩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