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6日 星期六

臨 米芾小楷千字文 毛筆式鉛筆書法」 p1-p15全篇完 + Youtube

帖 黃山書社 出版。
高34公分寬24公分
臨寫紙:高29.7公分 寬21公分 A4複印紙。
轉載:
世稱米襄陽、米南宮。徽宗時召為書畫學博士,累官禮部員外郎,後知淮陽軍,盛年而卒。芾天資高邁,工詩文,擅書畫,精鑑別,富收藏。性蕭散,不能與世俯仰,愛石成癖,嘗呼石為兄,具衣冠拜之,故世號為「米顛」。書畫自成一家。行草書博取前賢之長,用筆儁邁豪放,有「風檣陣馬,沉著痛快」之譽。晚年出入規矩,深得意外之旨,人爭寶玩。與蘇軾、黃庭堅、蔡襄合稱「宋四家」。有《寶晉英光集》、《書史》、《畫史》等。
米芾對書法的分佈、結構、用筆,有著他獨到的體會。要求「穩不俗、險不怪、老不枯、潤不肥」,大概姜夔所記的「無垂不縮,無往不收」也是此意。即要求在變化中達到統一,把裹與藏、肥與瘦、疏與密、簡與繁等對立因素融合起來,也就是「骨筋、皮肉、脂澤、風神俱全,猶如一佳士也」。章法上,重視整體氣韻,兼顧細節的完美,成竹在胸,書寫過程中隨遇而變,獨出機巧。

















2015年12月13日 星期日

臨《唐人月儀帖》全卷 哈佛大學藏毛筆式 鉛筆書法



哈佛圖書館藏《唐人月儀帖》高清搨本。唐人月儀帖與「晉索靖月儀帖」並刻於明代王肯堂集刻之《郁岡齋墨妙》卷七。



草書《唐人月儀帖》無款,傳唐人書,又名《唐人二十月友朋相聞書》。

2015年12月12日 星期六

臨米芾《方圓庵記》毛筆式 鉛筆書法

李宗翰云:“米芾書《方圓庵記》年才三十三歲,正專學晉人之時,運筆能控引王羊,其他諸帖每以奇氣掩其古法。
因些,世人稱此帖為米書第一。”此帖結體用“聖教序”,且兼用大令,褚河南兩家之法。
這在書法作品欣賞中是非常耐人尋味。


此碑由米芾書。原石於北宋元豐六年(1083年)刻。
[碑高五尺六寸五分,寬三尺五寸七分。 ]
行書十七行,行約五十字。
陶氏摹刻也很精妙,有[下真跡一等]之譽。







《方圓庵記》釋文:

杭州友龍井山方圓庵記天竺辯才法師以智者教傳四十年,學者如歸,四方風靡。於是晦者明,聰者通大小之機,無不遂者。不居其功,不宿於名,乃辭其交遊,去其弟子而求於寂寞之濱,得然而不蔽翳,四顧若失,莫知其鄉。逡巡下危磴行深林,得之於菸雲,彷彿之間,遂造而揖之。法師引予並席而坐,相視而笑,徐曰,子胡來,予曰,願有觀焉。法師曰,子固觀矣,而又將奚觀。予笑曰,然。法師命予入由照閣經寂室,指其庵而言曰,此吾之所以休息乎?此也窺其製,則圓蓋而方址。予謁之曰,夫釋子之寢,或為方丈,或為圓廬。而是庵也,胡為而然哉?法師曰,子既得之矣!雖然試為子言之,夫形而上者,渾論周遍非方非圓,而能成方圓者也!形而下者,或得之方,或得之圓,或兼斯斯者,而不能無悖者也,大至於天地,近止乎一身,無不然。故天得之則運而無積,地得之則靜而無變,是以天圓而地方,人位乎天地之間,則首足具二者之形矣。蓋宇宙雖大,不離其內,秋毫雖小,待之成體(身本),故凡有貌象聲色者,無鉅細,無古今,皆不能出於方圓之內也。所以古先哲王因之也,雖然此遊於方之內者也,至於吾佛亦如之,使吾黨祝發以圓其頂,壞色以方其袍。乃欲其煩惱盡而理體(身本)圓,定慧修也德相顯也。蓋溺於理而不達於事,迷於事而不明於理者,皆不可謂之沙門,先王以製禮樂為衣裳,至於舟車器械宮室之為,皆則而像之。故儒夫冠圓,唯能通天地人者,真儒矣。雖能理事一如向無異觀者,其真沙門歟意!人之處乎覆載之內,陶乎教​​仕之中,具其形,服其服,用其器而於其居也,特不然哉,吾所以為是庵也,然則吾直以是為蘧廬爾,若夫以法性之圓,事相之方,而規矩一切則諸法同體而無自位,萬物各得而不相知,皆藏之不深。度而遊乎無端之紀,則是庵也,為無相之庵,而吾亦將以無所住焉!當是時也,子奚往而觀乎理圓也,語方也,吾當忘言與之以無所觀而觀之,於是答然隱凡,予出,以法師之說授其門弟子,使記焉。元豐癸亥四月九日[ ]日峰守一記





不二作此文成過,予愛之因書。鹿門居士米元章陶極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