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30日 星期四

臨 鄧文原 書 章草《急就章》 A4紙 毛筆式 鉛筆書法





 《急就章》原名《急就篇》,是西漢元帝時命令黃門令史遊為兒童識字編的識字課本。因篇首有“急就”二字而得名。《急就篇》用不同的字組成三言、四言或七言的韻文,內容涉及姓名、組織、生物、禮樂、職官等各方面,如一部小百科全​​書。該文從漢至唐一直是社會流傳的主要識字教材,同時,抄寫規範精雅的本子也有作為臨書範本的功能。唐代以後,《急就篇》的主導蒙學教材地位方為《百家姓》、《三字經》、《千字文》所代替。

2015年4月25日 星期六

臨 文徵明 行書《北山移文》卷式傳真紙 毛筆式 鉛筆書法



北山移文([南朝·梁]孔稚珪)
【原文】
鍾山之英,草堂之靈。馳煙驛路,勒移山庭。夫以耿介拔俗之標,蕭灑出塵之想。度白雪以方絜,干青雲而直上。吾方知之矣。若其亭亭物表,皎皎霞外,芥千金而不盼,屣萬乘其如脫。聞鳳吹於洛浦,值薪歌於延瀨。固亦有焉。豈期終始參差,蒼黃翻覆。淚翟子之悲,慟朱公之哭。乍迴跡以心染,或先貞而後黷。何其謬哉!嗚呼!尚生不存,仲氏既往。山阿寂寥,千載誰賞?
世有周子,雋俗之士。既文既博,亦玄亦史。然而學遁東魯,習隱南郭。偶吹草堂,濫巾北岳。誘我松桂,欺我雲壑。雖假容於江皋,乃纓情於好爵。
其始至也,將欲排巢父,拉許由。傲百氏,薎王侯。風情張日,霜氣橫秋。或歎幽人長往,或怨王孫不遊。談空空於釋部,覈玄玄於道流。務光何足比,涓子不能儔!
及其鳴騶入谷,鶴書赴隴。形馳魄散,志變神動。爾乃眉軒席次,袂聳筵上。焚芰製而裂荷衣,抗塵容而走俗狀。風雲悽其帶憤,石泉咽而下愴。望林巒而有失,顧草木而如喪。
至其紐金章,綰墨綬。跨屬城之雄,冠百里之首。張英風於海甸,馳妙譽於浙右。道帙長殯,法筵久埋。敲扑諠囂犯其慮,牒訴倥傯裝其懷。琴歌既斷,酒賦無續。常綢繆於結課,每紛綸於折獄。籠張趙於往圖,架卓魯於前籙。希蹤三輔豪,馳聲九州牧。
使我高霞孤映,明月獨舉。青松落陰,白雲誰侶?澗石摧絕無與歸,石逕荒涼徒延佇。至於還飆入幕,寫霧出楹。蕙帳空兮夜鵠怨,山人去兮曉猿驚。昔聞投簪逸海岸,今見解蘭縛塵纓。於是南岳獻嘲,北壟騰笑。列壑爭譏,攢峰竦誚。慨遊子之我欺,悲無人以赴弔。故其林慚無盡,澗愧不歇。秋桂遺風,春蘿罷月。騁西山之逸議,馳東皋之素謁。
今又促裝下邑,浪拽上京,雖情投於魏闕,或假步於山扃。豈可使芳杜厚顏,薜荔無恥。碧嶺再辱,丹崖重滓。塵游躅於蕙路,汙淥池以洗耳?宜扃岫幌,掩雲關。斂輕霧,藏鳴湍。截來轅於谷口,杜妄轡於郊端。於是叢條瞋膽,疊穎怒魄。或飛柯以折輪,乍低枝而掃跡。請迴俗士駕,為君謝逋客。

2015年4月18日 星期六

臨 文徵明 書 太上老君 常清靜經 冊 傳真卷紙傳真卷高26公分 毛筆式 鉛筆書法

      文徵明小楷《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老子列傳》合冊,紙本,縱20.9釐米,橫11釐米,每頁8行,正文每行18字。現藏天津市藝術博物館。新增說明文字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慾牽之,常能遣其慾,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慾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慾豈能生,慾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新增說明文字

新增說明文字

新增說明文字

新增說明文字


新增說明文字


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明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誦此經萬遍。此經是天人所習,不傳下士。吾昔受之於東華帝君,東華帝君受之於金闕帝君,金闕帝君受之於西王母。西王母乃口口相傳,不記文字。吾今於世,書而錄之。上士悟之,升為天官;中士修之,南宮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長年。遊行三界,升入金門。
左玄真人曰:學道之士,持誦此經者,即得十天善神,擁護其身。然後玉符保神,金液煉形。形神
新增說明文字





俱妙,與道合真。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經,悟解之者,災障不干,眾聖護門。神升上界,朝拜高真。功滿德就,相感帝君。誦持不退,身騰紫雲。


左玄真人曰:學道之士,持誦此經者,即得十天善神,擁護其身。然後玉符保神,金液煉形。形神俱妙,與道合真。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經,悟解之者,災障不干,眾聖護門。神升上界,朝拜高真。功滿德就,相感帝君。誦持不退,身騰紫雲。



2015年4月17日 星期五

臨 文徵明《行書登君山》宣紙 毛筆式 鉛筆書法

 明 文徵明《行書登君山》,行書,紙本,天津藝術博物館藏。
https://youtu.be/67EulXudeVM



【釋文】同江陰李令君登君山二首。浮遠堂前爛漫游,使君飛蓋作遨頭。煙消碧落天無際,波涌黃金日正流。禽鳥不知賓客樂,江湖空有廟廊憂。白鷗飛去青山暮,我欲披縰踏釣舟。雲白江清水映霞,夕陽欄檻見天涯。亂帆西面浮空下,雙島東來抱閣斜。萬頃胸中雲夢澤,一痕掌上海安沙。扁舟便擬尋真去,春淺桃源未有花。承示和二島之作,感荷,拙章不敢自隱,輒往一笑。徵明頓首上祿之選部侍史,小扇拙圖引意。四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