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31日 星期六

鄰 王寵 草書西苑詩 毛筆式 鉛筆書法

西苑詩,

翠鳳翔文囿,黃龍戲彩舟。乘雲暢皇覽,御氣驚宸遊。上聖豈蓄軫,玄功唯委裘。青霞冠玉嶠,碧海溢金溝,東出祈年館。西望五城樓,虹梁儀漢從。芝蓋儼星浮,帝如呈機石,天童豎綵遊。神魚五色現,琪樹萬年稠。升殿迴鑾駐​​,椒庭降輦留。圜形圖貝宇,方折寫瑤流。望幸傾三島,時巡聳十洲。流觴洛水日,張樂洞庭秋。不及天池雁,年年奉藻旎。

臨 王寵 草書西苑詩 毛筆式 鉛筆書法 youtube影音


該卷《西苑詩》,取法獻之、虞世南筆意,但善於摻拙,做到了巧而不媚,流暢而不浮滑;用筆清勁秀雅,溫潤含蓄,不激不厲,技巧動作的表達非常細膩、精巧,變化極其微妙;結體安排精巧流走,法度、情性俱在,有些地方還流露章草遺韻,更顯高古蘊藉;整個氣息落拓不羈、遒勁蕭疏,在沉靜、收斂之中反而更具一種內在的張力。

誠如清黎惟敬所贊頌的那樣:“晉人真跡,世所罕見。所傳者,仿書耳。諸體混淆,若出一手,不辨其為誰也。近世吳人王履古氏獨能追蹤大令,蕭散俊逸,復出流輩,雖不見晉人書,知其為絕藝也。”




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云:“衡山(文徵明)之後,書法當以王雅宜為第一。
蓋其書本於大令,兼之人品高曠,故神韻超逸,迥出諸人之上。”

邢侗曾稱他:“履吉書元自獻之出,疏拓秀媚,亭亭天拔,即祝(允明)之奇崛,文(徵明)之和雅,尚難議雁行。”

他的這種獨特風格也受到蔡羽的影響,不過他比其師更靜,也更有晉人情趣,因此格調也更顯得高古。

王樨(稚)登云:“先生書如春雲出岫,天矯變化。視世間肥筆溷墨,真牧豬奴杖簍畫沙耳。”

當然在眾多的好評中,也時有少數非議者。
莫是龍曰:“多險晉,全無右軍體”、“雖爛然天真,而精氣不足。”

謝肇溯(浙)云:“王(寵)書媚而無骨。”

這恐怕是他們未能理解他自創新貌,不願步右軍後塵的真正意圖吧,這些非議都不能降低王寵在書法史上的地位。


海印寺閣眺。茫茫平陸野,鎮以醫無閭。東臨指樂浪,西亙接昭餘。冀土昔糜沸,兵戎屢紛挐。三後寶玉徙,千載河山虛。天旋晷緯應,地拱海岳舒。萬軌肅王會,白雉壯宸居。蒼龍翔玉闕,玄武伏金渠。絳氣薄浮景,青氛銷故墟。祥飚協律奏,卿雲太史書。飛遊已寥廓,週覽亦威紆。我行睇神寓,兼得陵浮屠。且窮上國勝,歸荷南山鋤。









郊遊與諸公作。

洛中曲水燕,西京玄灞遊。由來盛簪黻,蘭藻麗皇州。紫掖鳴珂散,青郊結伴投。三三駢玉勒,兩兩方華輈。地似河陽谷,池穿太液流。金張雲母幰(xian),許史鳳皇樓。細柳全遮埒(lie),新荷欲礙舟。厭逐豐貂飲。還從卓錫遊。雲峰猶辨夏,鈴語似鳴秋。梵樂紅樓奏,天香紺殿浮。賓疑馭風至,思以採珠求。名理山陽勝,談天稷下遒。所嗟江海客,躑躅且淹留。庚寅歲歸自燕,與九岩先生同舟,相得歡甚,漫書近作三篇。冀請教益,幸毋我遺耳。

七月二日,吳郡王寵頓首。









臨 王寵·《送友生游茅山詩》雜詩 原帖對照

王寵·《送友生游茅山詩》雜詩 原帖對照此冊《送友生游茅山詩》草書。紙本,縱28.8釐米,橫25.4釐米,凡30行,每行字數不一。
其書飛動流轉,氣度不凡,行筆急速,字距疏密相同,通篇作品給人以拙而不滯、巧而不媚的感覺,疏朗蕭散,俯仰多姿,饒有情趣,可謂是上乘之作。




王寵的書法有晉人恬淡之趣,初學虞世南,得其疏雅,運筆涵蘊,不露鋒芒。

再學王獻之而能以拙取巧,自成新意。觀其行草及小楷,疏朗空靈,皆不與時人同。王寵的書法在當時及後世都得到了極高的評價。《三吳楷書跋》稱其正書:“始學虞世南、智永,行書法大令王獻之,晚節稍稍出己意,以拙取巧,合而成雅。婉麗遒逸,奕奕動人,為時所趨,幾奪京兆(祝允明)價。”
《明史》稱:“行楷得晉法,書無所不觀。”









2015年1月23日 星期五

臨 明 王寵自書五憶歌卷 毛筆式 鉛筆書法

明王寵自書五憶歌卷 
縱29.3公分 橫294.7公分

     王寵(1494-1533),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字履仁,又字履吉,號雅宜山人。他的父親王貞雖然是一位商人,但好收古器物和書畫自娛。在父親的影響下,王寵和他的兄長王守都跟從文徵明(1470-1599)和蔡羽學習書法,也擅長詩文。他的書法學王獻之(344-386)、虞世南(558-638)。與祝允明(1460-1526)、文徵明同被譽為「吳中三家」。

















極薄的紙

銅版紙

   這件書卷是一幅行草書的作品,恣肆縱逸,神彩飛揚。王寵下筆硬挺,只有在轉筆的地方稍微圓潤一些,所以筆調硬拙峻拔。雖然這是一件今草的作品,但幾乎字字獨立,字跡又帶有章草的筆意,如書卷中的「眠」、「泰」、「裂」等字的捺筆收尾都還保存了隸書的韻致。

這件書法是王寵三十五歲的作品,寫在質地堅硬的金粟山藏經紙上,更能將王寵起伏頓按、急遽有力的筆法特色表現出來,是他傳世的一件精品。












釋文:

五憶歌。有序。丙戌病暑。城居如甑。伏枕書空。游神六合。戲作五憶之歌。以解煩蒸。亦猶執熱者之思濯乎。

我所憶兮匡廬泉。飛空直下香爐巔。銀河為源彭蠡委。萬古騰沸東南天。左潀右射五老卻。褰裳濡足愁攀緣。崖傾石走霹靂鬥。枯藤怪樹虯龍懸。丹青洗出屏風疊。跳珠濺玉聲鏘然。誰能置我巖石間。仰面落雪水底眠。酒酣戲作五里霧。山精嘯雨空中旋。嗚呼我歌兮歌始放。九江茫茫日在望。


其二。

我所憶兮泰山松。秦皇避雨駐六龍。根如鐵石皮青銅。千秋萬歲枝蒙茸。瞳瞳掛日扶桑小。隱隱參天翠黛濃。鸞雛鳳鷇不知數。和鳴下上如笙鏞。濤聲直與東海應。絕頂正見蓬萊峰。金膏玉液散入地。茯苓芝草生隆冬。釆而食之可不死。雲車何日來相從。嗚呼我歌兮歌正長。黃河日暮流湯湯。


其三。

我所憶兮峨嵋雪。六月陰崖凍欲裂。僊人赤腳翠巖行。鶴氅飄飄玉光潔。迴飆吹散五溪去。落絮飛花滿城闕。滴博蓬婆西海頭。陰風慘澹旌竿折。萬裡黃雲凝不流。層冰皚皚冬夏結。我思仗劍遊其巔。石棧天梯殊鬥絕。六龍迴日不敢過。寒光凜洌千丈鐵。嗚呼我歌兮歌益豪。太白不動金天高。

                                                      其四。

我所憶兮渭川竹。大澤深山千畝綠氤氳上接函關雲。
離奇錯峙藍田玉。翠鳳葳蕤振其羽。蒼龍夭矯群相逐。哀壑陰森白日寒。長林高下青山矗。野老都迷釣玉谿。山人失卻王官谷。石上蟲書繡古苔。空中匹練懸飛瀑。安得清狂似子猷。挾策西行騎兩鹿。嗚呼我歌兮歌且舞。長袖褊褼隘環堵。

其五。

我所憶兮黃鶴樓。瀟湘洞庭生素秋。登高決眥極萬裡。烈風震蕩無時休。九疑連綿似屏障。白日黤慘蒼雲愁。東攀若木枝巃嵷。西望雪嶺寒颼颼。朱簾繡柱九天上。到影卻射滄江流。僊人坐弄紫玉笛。往往飛花鸚鵡洲。青蓮居士莫搥碎。便須縱飲成糟丘。嗚呼我歌兮歌愈急。鴻鵠冥冥楚天碧。往歲作此歌。戊子夏五。與明卿燕于錢氏有斐堂。新暑作毒。揮汗成雨。眇然有江海之思。遂書此以贈。雅宜子王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