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0日 星期六

臨 靈飛經 43行墨跡本 長卷 毛筆式 鉛筆書法




唐人寫經精品《靈飛經》(43行墨跡本)
《靈飛經》全名為《靈飛六甲經》,是一部道教經卷。

此墨跡本為唐朝開元二十六年的手寫經卷(傳為鐘紹京所書,不足為信),明朝時曾流入董其昌之手。現僅余四十三行。


關於《靈飛經》四十三行與整個《靈飛經》全卷的脫離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啟功先生在《記〈靈飛經〉四十三行本》一文中是這樣記述的:《靈飛經》“當時流入董其昌手,有他的題跋。海寧陳氏刻《渤海藏真》叢帖,由董家借到,摹刻入石,兩家似有抵押手續。後來董家又贖歸轉賣,鬧了許多往返糾紛。《渤海》摹刻全卷時,脫落了十二行,董氏贖回時,陳氏扣留了四十三行。從這種抽頁扣留的情況看,脫刻十二行也可能是初次抵押時被董氏扣留的,後來又合又分,現在只存陳氏所抽扣的四十三行,其餘部分已不知存佚了。”      

本週臨寫三次。首次臨於宣紙,二次臨於A4紙
皆已直式A4高臨寫。
本文則以橫式B4紙高度之卷式傳真紙臨寫。



轉載:世間流傳的《靈飛經》石刻,獨領小楷刻帖幾百年風騷,人們不但驚嘆於其書法之美,更為其刻制的精細所折服。

但當我們今天有幸通過攝影印刷一睹其廬山真面時,仍不免會驚詫不已-----原來再精妙的刻本也無法再現墨跡的神韻和細節。

難怪米芾會發出“石刻不可學,但自書使人刻之,已非己書也,故必須真跡觀之乃得趣”的感嘆。                                              (退齋漫記)


筆為 Lyra 繪圖鉛筆 8B





















本相片因側光,可見落筆需有相當的力道,才能寫出毛筆式的鉛筆書法。
且鉛筆筆頭多是維持鈍筆的情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